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總量的70%以上來源于陜西,水源保護絲毫不可懈怠。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視察時強調,“南水北調已經進京,一旦污染,就會造成嚴重后果。一定要從源頭上加強治理,深化水質保護”。
全國兩會上,加強水源地保護,呵護沿線城市“生命線”,成為我省多位代表委員的共識。
加大水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力度
商洛市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水質保障區,調水量占南水北調工程規劃調水總量的20%以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商洛市堅決履行‘一江清水供京津’重大政治責任,全面加快丹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項目建設,鐵腕治理、全力保護、重拳執法、嚴格監管,有力保障了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的穩定達標?!比珖舜蟠?、商洛市市長鄭光照說。
鄭光照建議,應設立南水北調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專門用于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同時,全面深化津陜對口協作工作,建立供水區與受水區之間的交流對接、互動機制,達到優勢互補、攜手發展、互利共贏的目的。
完善南水北調生態補償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德發長酒店餃子館貴賓部點菜師胡春霞,雖已在西安生活多年,心里卻一直牽掛家鄉勉縣的點滴變化。
胡春霞說,近幾年,陜南發展很快,群眾收入也越來越高,但與省內其他地方相比,發展仍相對滯后。國家連續安排生態補償資金,極大地調動了陜南地區政府和群眾搞好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的積極性,但仍需進一步完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她建議,國家應盡快研究出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生態補償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使用辦法,并根據國家財力增長比例,逐年增加生態補償資金安排總量。
多措并舉推進水污染防治
喝著漢江水長大的全國政協委員、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軍事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趙銥民,雖然已離鄉多年,但依然關注、熱愛家鄉。
“漢江水源關系千千萬萬群眾的生活用水,水環境保護工作不容忽視?!壁w銥民說,應以系統化思維統籌區域與流域、經濟與生態、供水與護水關系,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更有效實現水源保護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促進水源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趙銥民建議,國家應加大對漢江的科技治污力度;積極推進河道整治、清污治淤;落實河長制,對漢江各流域水質實行區域斷面水質監管制度。同時,建議中央加大對漢江供水區域的調水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