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近日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黨組(擴大)會議,聽取“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總結報告和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有關情況報告,審議并原則通過2017年度環境保護部司局級干部考核結果及集體獎勵建議。
會議指出,“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是環境保護部貫徹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督查處理情況及其教訓的通報》精神、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認真履行自然生態保護監管職責的重要舉措,是我國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檢查范圍最廣、排查清理最全面、查處違法違規問題最多、整改追責力度最大的一次專項行動,總體效果明顯,社會反響積極,較好地發揮了震懾、警示和教育作用。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綠盾行動持續深入開展好。
一是不斷推動綠盾專項行動深化、細化和實化。研究制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行動計劃》,采取壓茬推進的方式,堅持連續開展幾年專項監督檢查行動。著力摸清底數,對發現的問題盯住不放,建立臺賬,實行拉條掛賬、整改銷號。分清輕重緩急,先易后難,優先解決既能夠解決又有震懾的問題,保持高壓態勢,逐步破解老大難問題。嚴肅追責問責,并通過信息公開、約談曝光等手段督促整改,務求理想效果。
二是抓緊完善和強化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從監督管理的實際需要出發,完善制度、建立機制和提升能力,適時將監督檢查工作擴展到其他自然保護區和保護地。環境執法監管既要聚焦污染防治,又要兼顧生態破壞和自然保護區管護。一些典型問題要納入中央環保督察。
三是加強對外宣傳。及時向社會公布監督檢查結果,通過典型案例的宣傳報道,正確引導輿論,形成社會監督壓力。
會議指出,中央環保督察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推動建立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改革舉措,是落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環境保護責任的有效手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環境保護部堅決扛起組織實施中央環保督察的政治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督察機制,狠抓督察實踐。自2015年12月對河北省督察試點以來,分四批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圓滿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任務,切實推動了地方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顯著提升了地方黨委政府環境保護責任意識,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促進了地方加快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設,得到廣大群眾的真心擁護。
會議要求,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積極協同有關部門探索推進督察體制建設,不斷完善中央和省級環境保護督察體系。認真分析總結第一輪環保督察工作,做好立卷歸檔及工作模板范式等修訂工作,大力推進督察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研究制定環境保護督察的黨內法規,逐步將環境保護督察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切實加強督察隊伍建設,強化督察培訓,形成“一辦六局”的督察核心力量。2018年,要緊緊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組織開展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情況“回頭看”,同時針對重點地區大氣污染、重點城市黑臭水體、洋垃圾污染等突出問題,開展機動式、點穴式中央環保專項督察。
2019年,要謀劃接續開展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2017年度環境保護部司局級干部考核結果及集體獎勵建議。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環境保護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趙英民、劉華,中央紀委駐部紀檢組長、黨組成員吳海英,黨組成員、副部長莊國泰出席會議。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列席會議。
環境保護部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