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和環保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環境監測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支持建成國家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監測直管網,大力推進環境監測市場化改革。意見的提出對環境監測行業產生了極大的推動力。有分析人士認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領域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前幾日,北京市、西安市、沈陽市在空氣質量并沒有明顯惡化的情況下,再次啟動紅色預警,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其實原因很簡單,等霾來了再預警,不就晚了嗎?據評估分析,此次及時發布紅色預警,采取的相關措施使PM2.5濃度降低了10%~30%。而達到這一良好效果的前提是準確的環境監測!
此前,早有專家建議環境監測資金方面由政府全力保證,委托西安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進行監測。數據應同時上傳到環境保護部和地方,實現一個數據源,兩個接收端,實現監測數據共享。
可見,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也越來越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在大力推進環境監測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環境監測在“十三五”期間的市場空間依然廣闊,環境監測領域有望快速發展,甚至是爆發!
由此,從事環境監測領域的PONY譜尼測試、持正檢測、中凱檢測、聚光科技等公司也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持正檢測:西安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服務開拓創新者
持正檢測是一家由原政府部門下屬機構改制重組而成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是中國第三方測試、檢驗與驗證服務的開拓者和創新者。業務范圍囊括食品、乳粉、農產品安全檢測和環境質量監測等各行業領域,為眾多行業和產品提供一站式的全面質量解決方案。
持正檢測還提前布局了VOCs監測與治理領域。今年9月持正檢測與漢中市政府就其境內包裝印刷行業VOCs綜合治理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項目預計投資8億元,為陜西省行業內第一個PPP項目。并且,持正檢測還在水質監測、污染源煙氣監測等領域積極拓展業務。
預計在推行西安環境檢測政策下,持正檢測會接到越來越多的環境監測站運營維護業務,市場范圍不斷擴展,未來仍將領跑環境檢測領域。